top of page
Search

戰國 白玉帶沁三材環


此環為戰國時期玉器中的罕見形制,以和田白玉為主體,局部鑲嵌青金石瑪瑙,形成「三材合一」的獨特工藝,故名「三材環」。玉質瑩潤透徹,受千年土沁影響,表面現黃褐色斑駁沁紋,猶如歲月烙下的印記,古意盎然。

❶ 器型與工藝

  • 環體設計:整器呈圓環狀,直徑約9.5 公分,厚0.8 公分,內緣光素無紋,外緣等距鑲嵌三組異材裝飾:

    • 白玉主體:佔環身三分之二,以「淺浮雕」琢出變形龍紋,龍首微昂,軀體盤曲如「S」形,線條勁挺流暢,具戰國玉器「剛健婀娜」之氣。

    • 青金石鑲嵌:位於龍首對應處,呈橢圓形,色澤深藍帶金斑,象徵「蒼天」。

    • 瑪瑙鑲嵌:位於龍尾處,紅白相間如「火紋」,寓意「熾熱生命力」。

  • 連接工藝:三材以金釘套接,金釘表面陰刻「雲雷紋」,既加固結構,又添華貴氣息,體現戰國「金镶玉」工藝的成熟。

❷ 紋飾與寓意

  • 龍紋主題:戰國龍紋多取「蟠螭」造型,此環龍紋無角,身軀帶「鱗片紋」與「網格紋」,為典型的「戰國中期龍紋」特徵,象徵權勢與祥瑞

  • 三材象徵

    • 白玉:溫潤純潔,代表「君子之德」;

    • 青金石:古代「天石」,與「蒼璧禮天」的禮制相關;

    • 瑪瑙:紅色象徵「辟兵災」,為戰國時期常見的辟邪寶石。

  • 環形寓意:圓環無垠,象徵「天道循環」「生生不息」,與戰國諸子「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相契。

❸ 歷史與背景

  • 戰國玉禮器:此環非實用器,而屬禮儀用玉,可能用於盟會儀式貴族饋贈。戰國時期諸侯爭霸,玉器成為「邦交禮物」,三材鑲嵌的華麗風格,反映當時「鐘鳴鼎食」的貴族審美。

  • 地域特色:玉料為新疆和田白玉,青金石來自中亞,瑪瑙產於遼河流域,三材匯聚見證戰國時期絲路貿易的雛形,以及諸侯國之間的文化交融。

❹ 收藏價值

  • 工藝唯一性:戰國「三材鑲嵌」玉器極為罕見,目前僅見於河南輝縣固圍村戰國墓湖北曾侯乙墓等高規格墓葬,此環保存完整,鑲嵌無缺,彌足珍貴。

  • 學術價值:青金石與瑪瑙的鑲嵌位置與龍紋佈局,為研究戰國 「五德終始說」(金、木、水、火、土)提供實物例證。

  • 藝術審美:白玉的瑩潔、青金的深邃、瑪瑙的艷麗,構成強烈的視覺對比,展現戰國藝術「錯彩鏤金」的裝飾風格。

附:相似器物比較

器物

出土 / 收藏地

特點

戰國 金鑲玉帶鉤

國家博物館

單一玉料鑲金,無異材組合

曾侯乙墓 玉劍璏

湖北隨州

玉與鐵器結合,無寶石鑲嵌

本件 白玉帶沁三材環

香港永德拍賣 2025 春拍(LOT 168)

三種材質立體組合,題材與工藝獨一無二


總結:此環以戰國玉雕之「巧」、材質之「珍」、寓意之「深」,成為華夏玉文化中「多元融合」的典範。其不僅是一件藝術品,更是打開戰國社會、經濟、文化的鑰匙,洵為古今藏家夢寐以求的「戰國玉寶」。

 
 
 

Recent Posts

See All
香江寶筏:香港古玩業發展史

【序】從漁村到寶島:地理與歷史的饋贈 香港位處中國南陲,珠江口東側,歷史上長期為邊陲漁村,卻因 特殊的地理位置 與 時代變遷 ,成為華夏古玩藝術的「轉運站」與「薈萃地」。從新石器時代先民的石器工具,到當代國際拍行的億級古玩交易,這座城市見證了 華夏文明的流轉 與...

 
 
 
香港玉器集中地

一、油麻地玉器市場(甘肅街) 📍 位置 :九龍油麻地甘肅街與炮台街交界處 🚇 交通 :港鐵油麻地站 C 出口,步行約 5 分鐘 🕒 營業時間 :每日 10:00-17:00 1. 歷史與規模 前身是廣東道的地攤市場,1980 年代政府為規範市容,將 400...

 
 
 
玉必有工,工必有意,意必吉祥

「玉必有工,工必有意,意必吉祥」 —— 中國玉器紋飾的文化密碼 ** 【總論】從技藝到信仰的昇華 此語道盡中國玉器的核心精神: 「工」為載體,「意」為靈魂,「吉祥」為終極追求 。自新石器時代良渚先民雕琢神徽,至明清宮廷鐫刻詩文,歷代玉器皆以紋飾為媒介,蘊含對天地、祖先、生活...

 
 
 

Comentários


Featured Posts
Check back soon
Once posts are published, you’ll see them here.
Recent Posts
Archive
Search By Tags
Follow Us
  • Facebook Basic Square
  • Twitter Basic Square
  • Google+ Basic Square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