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大批銀行家、藏家攜古董移民香港

香港是富商巨賈聚集的城市,

也是蘇富比、佳士得兩大拍行

屢創最高拍價的古董聚集地

對此,小編一直很好奇,

為何這個相比內陸少了點

文化底蘊的地域

卻成為世界三大藝術

交易中心之一。


民國時的北京、上海是重要古董交易地,

可受到戰亂影響,

大多沒落貴族南移上海。

新中國成立前後,

由於時局動盪和經濟管制,

不少達官貴人、收藏家

紛紛轉移資產定居海外或香港


香港有得天獨厚的

自由貿易和稅收政策,

文物書畫從內地流散出去

大多以香港為中轉地

正是以上歷史條件和客觀因素下,

香港積聚了諸多知名收藏家

同時還組成了敏求精舍收藏團體

仇焱之的海量收藏逝世後部分藏品售於香港


仇焱之號稱最崇高的古董藏家之一,

他十三歲到上海隨晉古齋

古董商朱鶴亭學鑑賞文物。

青年時,經滬古董商介紹,

結識了多位世界頂級藏家,

包括英國大維德、瑞典國王等。


青年時的仇焱之

仇焱之因眼力極佳,

收藏了大量的明清瓷器和高古青銅器

抗戰期間,他在北平收了

一隻宣德雪花藍大碗

這隻大碗原為晚清一位鹽運使所有。


當時鹽運使曾家財萬貫,

買了不少古董,後來家境破落。

孫子成了大菸鬼,

這件古董讓子孫盛了二十多年的黃醬

最後終以5元換了5隻煙泡


天津古玩鋪50元買下這隻碗,

北平陶廬齋又以500元得到了它。

最後轉到仇焱之時已賣到800元

到1980年,香港蘇富比的仇焱之

瓷器專場中,它竟拍到了370萬港元


仇焱之在把玩古董

仇焱之在收集明瓷器時,

除了建文年號

將所有明朝年號都收齊了。

而建文皇帝又在位短,燒制瓷器有限,

他得知譚敬手中有一隻建文的瓷筆架。

不惜將全套明瓷器換了他的心愛至寶。

1946年,仇焱之在上海首度展出藏品,

取名為「抗希齋」,大量明瓷廣獲注目。

1947年,他舉家移居香港

1967年香港暴動,

仇焱之為求得安全棲身之所,移民瑞士

他繼續活躍於古董收藏界,

並為日本著名藏家安宅英擔任顧問。


1980年,仇焱之辭世,

生前將收藏托給朱湯生先生。

大批珍品分別售於香港和倫敦

1980、1981年蘇富比為其舉辦了

三場「太倉仇氏抗希齋曾藏珍品」專場。

時至今日,香港蘇富比、佳士得拍賣會



Comments


Featured Posts
Check back soon
Once posts are published, you’ll see them here.
Recent Posts
Archive
Search By Tags
No tags yet.
Follow Us
  • Facebook Basic Square
  • Twitter Basic Square
  • Google+ Basic Square
bottom of page